劉佳璇
石外集團2020屆保送生
自2005年起在石外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就讀
目前被清華大學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錄取
固定布局
工具條上設置固定寬高
背景可以設置被包含
可以完美對齊背景圖和文字
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她”溫暖、包容,
在我的成長路上給予莫大的支持;
“她”專業、奮進,
讓我認識了真實的自己;
“她”活躍、開放,
讓我看到路上最美的風景。
這,就是我所愛的石外!
提起劉同學,就不得不說她讓人“驚艷”的理科學習,她曾經多次被問及理科學習秘訣,其實秘訣就藏在身邊的“小事”里,比如:從小養成的改錯題習慣、及時完成作業、不懂就問。想提高理科成績的你,這些“小事”都做到了嗎?除此之外,還有什么好的方法呢?
今天,學姐要把自己壓箱底兒的“干貨”全撈出來,希望這些可以幫助大家更輕松愉快地學習理化生!
快準備好小板凳、筆記本,開始吧!
新鮮出爐的
理綜學習指南
01
大家好??!作為常年掙扎遨游于理綜海洋的理科學子,我相信大家對于理科學習或多或少有些頭疼,不知道應該從什么角度切入學習。今天想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在理綜學習的一些經驗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學習理科的你們!
話不多說,讓我們開始吧!
1.抓緊課堂時間
(敲黑板,很重要?。?/span>
對于理科學習來說,最重要的是對知識點的理解。在課上時間全神貫注認真聽講的情況下,大多數同學能在課堂的40分鐘內聽懂并理解老師的解題思路,形成相對應的邏輯思維。用好課堂時間,可以省去課下反復思考知識點但求而不得的麻煩,把時間分配給知識點的熟悉記憶和查漏補缺,提高學習的效率。上課抓緊時間,課后該休息就要好好休息。
如果精力足夠,課上也要做好對應的筆記(尤其是化學和生物細碎的知識點),減少課后補筆記的麻煩。當然,如果一邊理解一邊做筆記很吃力的話,要以聽懂并理解為主,筆記可以找靠譜的同學補好。畢竟理科是以理解為主的學科,理解之后才能拿到分數(真·應試思想)。
2.及時查漏補缺
一旦出現知識漏洞,長期來看,每當遇到這個點,就會不自覺地產生畏懼情緒,更加不愿意學習這個點,導致惡性循環,很有可能從此這一科就成為“噩夢”。所以說,查漏補缺很重要!
首先要找到自己的知識漏洞,也就是總是出錯或者一見到就害怕的地方。發現知識漏洞后,一定要及時彌補,建議首先找老師或者大佬同學從這方面的題目入手,由題目講解逐漸深入到知識點講解,由淺入深地理解這個點。理解后,找一些這個知識點相關的習題進行練習,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問清楚。堅持下來,雖然會很辛苦,但是查漏補缺的結果會給你加倍的快樂。
3.總結錯題
整理錯題主要按照個人習慣來。但毫無疑問試卷是總結錯題的最好抓手,一定要注意從試卷當中暴露的問題。鑒于手抄錯題非常耗費時間,建議大家剪卷子或者用粘題膠帶(見下圖,主要適用于學校印制的劣質卷子)節省時間。
總結錯題主要分以下三種:
①根據知識點總結
方便長期復習,知識點掌握更牢固。
②根據考試題型總結
更加適應應試思想,可以按選擇、填空、計算、實驗等題型進行練習。
③根據易錯點總結(基礎、???、重難點)
這個是我認為最適合查漏補缺+考前突擊的一種,把易錯和不會做的題型整理進來,哪些點需要鞏固一目了然。
4.培養邏輯思維,多思考
對于理綜學習其實并不建議盲目刷題,理科學習最重要的是清晰的邏輯思維能力。單純無目的的大量刷題反而會讓你的學習時間更加緊張,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下面列舉的理化生學習方法僅作為參考,如果真正想學好理科,還是需要大家結合自己的學習習慣,培養理科邏輯思維并摸索出屬于自己的方法。
在邏輯思維中,要用到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和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等方法,而掌握和運用這些思維形式和方法的程度,也就是邏輯思維的能力。(摘自網絡)
說起邏輯思維的培養,其實比較玄學,主要還是靠自己不斷摸索,簡單來說有以下兩種情況。
第一種是對理科有天生的認知力。這種情況是少數,一般是特別喜愛并且對理科或者數學有鉆研的同學。
第二種就是我們大多數人面臨的情況,我們需要在對知識理解的基礎上,通過做題來運用知識,從而達到培養邏輯思維的效果。我們需要的是分析的過程,當你看到題目時候,會想到這個題目考察的是哪個知識點,應該如何分析,用什么方法解題會更好,經過一系列分析之后得出結果。(詳細請參考下文對于生物選擇找陷阱的例子)當然,這樣的分析可能開始不習慣時耗時會比較長,但是熟能生巧后這種分析就會演變成一種本能,也就是邏輯思維。
如果你真的想要刷題,也不要做無意義地重復。思考是解決理科問題的重點,平常要多鍛煉舉一反三的能力,并且做完題目之后總結和比較,以此加深或更正自己的知識體系理解。想清楚關鍵的點,整個理科學習就會豁然開朗。
還有一個大家可以嘗試培養邏輯思維的方法,就是總結課本的知識框架。聽起來好像很老土,但是確實很有效。注意!整理課本知識框架不是簡單的抄課本,而是一次拆分和再整合。比如有的知識點有可能跨單元,但是也需要整理在一起。
下面就是我們激動人心的單科學習方法+時間!
附加網上摘取的物理化學知識總結
*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1.培養物理思維
高中物理和初中最大的不同在于,高中物理學習主要考察思維方式,單純死記硬背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思維方式培養請參考前文培養邏輯思維的論述,異曲同工)所以平時聽課和做題時要注重理解各種類型題目的思維過程,最好按照學會概念、掌握定律定理到熟練掌握各種物理模型(補全方程組的利器)一步一步扎實學習,打好基礎,同時也要兼顧過程分析的細致程度和計算能力。
2.理解題意,提高正答率及熟練程度
物理讀題理解很重要,一定要知道這題是要考察什么,平常要對公式和內容要有極其深刻的理解。物理是一通百通的學科,當你弄清楚一個知識點,其他的變形問題都不會太難。
受力分析是物理的重中之重,因為你往后所學的每一個知識點都與力學有關,所以要盡量深入鉆研,受力分析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模型總結,需要大家真的勤動手去把遇到的題目歸類,爭取把力學知識與其他知識點融匯到一起。
列方程是學習高中物理必須養成的習慣,方便理清解題思路、判卷時不丟失過程分,提高正答率和得分。輔以適當的習題,有不會的地方多和老師交流,正答率是可以練出來的。
附上部分高中物理的知識點總結:
力學部分的核心理論:牛頓第二定律,萬有引力定律,機械能守恒定律,動能定理,動量定理,功能關系,能量守恒定律。
電磁學部分,庫侖定律不是重點,核心是:靜電場理論,閉合電路歐姆定律,安培力與洛倫茲力,特斯拉的理論,楞次定律,法拉第電磁感應定律。
熱學部分:理想氣體狀態方程,熱力學四大定律,分子運動理論。
//化學//1.理解原理來記憶
化學有許多零碎的知識點需要記憶,這時如果能夠探究清楚背后的原理,理解原理之后再來記憶,就容易記牢,而且使用時不容易忘。
2.抓住物質的相似性
在化學中,有許多種物質需要學習。如果抓住它們的相似性以及變化趨勢進行合理類推聯想,把陌生物質看作相似的熟悉物質來做,就能減少工作量,或者有助于解題。
3.把專有名詞及符號寫對
化學零碎的知識點和易寫錯的字和符號很多,一旦寫錯就不得分。大家在答題和檢查的時候要注意,減少因筆誤造成的丟分。
*p.s.成績不錯的高二學弟學妹們可以考慮在高二的時候提前做一下化學的一輪資料,對于知識成體系非常有幫助!
附上部分高中化學的知識點總結:
基礎化學:物質的量理論、電解質理論、氧化還原理論、第三周期元素性質。
化學反應原理:勒夏特列原理(很多人都不注意這個理論,實際上這個理論可以解釋一切化學平衡以及平衡移動問題),化學反應與能量轉化(焓變),化學平衡理論(方向、限度、速率、平衡常數、平衡轉化率以及影響因素)、離子反應原理(溶度積常數、弱電解質電離、鹽類水解)。
物質結構與性質:量子力學理論基礎(波爾的原子結構模型與量子力學原子模型)、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規則、能量最低原則、二表周期律(原子結構遞變規律、電離能與電V性)、共價鍵模型、鮑林能級組示意圖、原子雜化軌道理論、分子空間構性與性質、晶胞理論(四大晶體)。
//生物//生物作為最像文科的理科,知識點繁多,其實學起來沒有什么技巧,就是“死去活來”。
所謂“死”,就是背誦知識點。背誦方法有很多,因人而異,我在這里推薦一個我平時(被迫背誦)用的方法。首先要保證書上的筆記足夠全,涵蓋所有可能會考的知識點,課上認真聽講,下課用心完成老師留的作業。一般完成作業的情況下,你可能已經背過了一些知識點,然后找同桌或者好朋友互相重復提問,例如:(生物選修1)
Q:為什么透析袋里要裝磷酸緩沖液?
A:避免因pH值變化對蛋白質結構造成破壞
這種提問第一遍一般是整體提問,但是注意回答的時候要盡量按照筆記背誦下來。等到第二遍提問時盡量把可能會考的關鍵點挖出來提問,有條件的可以把知識點挖空打印下來填空復習。這樣提問幾遍,加上考前背誦突擊,知識點記憶就沒有問題了。畫知識點之間邏輯順序的框架也不失為一個好辦法喲。
所謂“活”,就是在準確背誦知識點的基礎上進行靈活運用,把握出題人想要考察什么知識,這個按照平時正常寫作業的量是可以培養出來的,如果不知道怎么靈活運用就多刷題,有手感就好了。
對于選擇題要特別注意命題人的“陷阱”,可以圈出關鍵詞和選擇正確or不正確來輔助判斷。圖像圖表題要看清坐標軸、曲線變化,最后進行綜合分析。實驗題要找準出題人想考察的點,不要答偏。
答題技巧(對于比較絕對說法的注意,對題目中細節的注意等)是在扎實的知識點掌握基礎上對于正答率和速度的提升,所以學好生物的根本還是在于扎實的基本功,答題技巧是長期做題的經驗,做題多了自然會積累。
例如:細胞間的信息交流起著調節、控制物質與能量代謝的作用。下列關于人體細胞間信息交流的說法,正確的是A.胰島素作為信息分子可催化細胞中糖類物質的氧化分解
B.神經遞質只能作用于下一個神經元,使其興奮或抑制
C.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CO2可作為信息分子作用于腦干細胞
D.T細胞產生的淋巴因子可促進B細胞增殖分化
首先看題干,這道題的題干沒有什么陷阱,我們只需要注意“人體細胞間信息交流”和選擇的是正確或不正確的選項即可。然后我們看選項,A項中胰島素并沒有催化的作用,直接排除;B項注意“只能”,一般選項中出現這種比較絕對的說法都要提高警惕,回憶知識點,神經遞質也可以作用于肌肉或腺體細胞,引起肌肉收縮或腺體分泌,排除;C項關鍵詞是無氧呼吸,顯然人體細胞(題目中有說明,但是可能會被忽視)無氧呼吸產物是乳酸,不會產生CO2,排除;D項沒有錯誤。所以這道題選擇D。
另外,在學《遺傳與進化》(必修二,很多人放棄生物的開始)時,一定保持頭腦清醒,可以按照做數學概率的思想去做題,準確率會好很多。大家在這塊普遍學的不是很順利,不要擔心。認真分析,遺傳沒有想象中的那么難。
文章來源:DOTS高中生觀察日記